剧评:Rattle King 2

城市喧嚣中的嘉年华——观“Rattle King 2”


文/张棋汶



2021年版的The Rattle King是滨海湾艺术中心“March On 2021”儿童艺术节的委约制作。创作团队在今年的“March On 2023”呈献了全新版的Rattle King 2,虽然沿用了原版的故事,但在艺术呈现方面注入了许多新颖的元素,让人眼前一亮。由钟达成制作的五米高巨偶国王再次回归滨海艺术中心的户外花园,通过无语言表演,让观众跟着国王一起学习如何与城市的吵闹和喧嚣共处。


演出开始前,南洋艺术学院的学生义工为现场观众举办了一场工作坊。观众利用空瓶子和一些会发出声响的小物品制作沙铃偶(rattle puppets)。作为三月学校假期的儿童艺术节目,简单的演前活动激发了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和创意,也让现场爸爸妈妈能够和孩子们一起亲子互动。


有别于两年前的版本,这次演出少了一个固定的舞台,但表演空间反而变“大”了,却也更够将观众与表演者的距离拉“近”,仿佛一场欢愉的嘉年华会。在演出进行时,观众能够近距离观赏巨偶国王,有的小朋友为了更靠近国王,便踩着爸爸们的肩膀,在大人的助力下也变成了非一般的巨人。




摄影/ 张棋汶


无语言演出考验表演者的肢体动作,而作为免付费的户外演出,创作团队的其中一个挑战也在于如何吸引群众的目光,尽可能让观众群留下来观赏整场演出。无论是开始暖场演出的两位小丑(jesters)的滑稽言行,或是三位操偶员所呈现的形象和动作,都能够超越语言的媒介,带动观众明白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


故事中的国王因来到吵杂的城市而感到心情郁闷,Rattle King 2将这些城市的“声响”(汽车引擎、手机铃声等等)收录进音效设计中,使其与我们当下周遭环境的自然声景(soundscapes)融为一体,牵引着观众走进国王的内心世界,一起体会它的心情起伏和转变过程。


在两位小丑的带领下,观众参与了一场流动演出,从滨海湾中心的前庭花园步一路步行至庭院和水岸舞台处。虽然在滨海艺术中心看过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演出,但还是第一次有机会“解锁”这些户外角落,不禁让人期待往后在这里举行的户外演出还会有怎样的可能性和多变性。


尤其是最后一场戏,令人印象深刻。随着水声的音效响起,大家转身望向新加河的方向。国王与大家道别,缓缓地走向河边的码头然后上了船。夕阳下,国王在船上俯视着岸边的我们;岸边的我们看着船和国王的身影逐渐变小。但这次的挥手道别并不感伤,因为大家都期待着,国王再次驾到这座城市时的那场嘉年华会。



摄影/ 张棋汶



关于演出:2023年3月11日,6PM,滨海艺术中心前庭花园,“March On”儿童艺术节呈现


点击演出详情:“Rattle King 2” 演出资讯



Director/Co-Creator: Danny Yeo

Composer/Co-Creator: Phang Kok Jun

Playwrights: Jodi Chan, Neo Hai Bin, Danny Yeo

Puppet Designer: Oliver Chong

Lighting Designer: Gabriel Chan

Costume Designer: Tan Jia Hui

Performers: Jodi Chan, Irsyad Dawood, Juni Goh, Neo Hai Bin, Genevieve Tan

Puppet Trainer: Jo Kwek

Production Stage Manager: Tennie Su

Puppet Maintenance: Allister Towndrow


The pre-show workshop is conceptualised and executed by Tan Yin Hong Aileen, Razin Amsyar and facilitated by student volunteers from 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NAFA), as part of their Industry Project module.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剧评:傻姑娘与怪老树

剧评:Metamorphosis

剧评:Our 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