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Acting Mad


(剧照由必要剧场提供,Gabriel Chia 摄)

谁的“正常”才正常?——观“Acting Mad”

文:杨全斌


心理卫生学院在201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每7名国人当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便会碰上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加的数字并不乐观,不论年龄、性别、种族、宗教或职业都有可能成为数字的一部分。政府固然已承认这是必须严正看待并着手应对的问题,可平时惯于理性和秩序生活的国人可曾怀疑:除了采取积极主动的立场,还有哪些方式与平台是适合用于近距离认识心理健康课题及其病患?

“Acting Mad”并不是必要剧场第一次把焦点投向心理健康病患。不同的是,驻团编剧沙玛(Haresh Sharma)透露,正是因为今年再次上演《偏》(Off Centre)之后,不少剧场工作者主动上前与他分享了自身对抗病魔的经历,让沙玛与团队看到另一迫切需要关心的层面。显然,有关心理健康课题的对话并无时效,彼时至今依然持有延续的必要。

作品集结并改编自20名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剧场工作者的真实故事。4位人物于90分钟内的呈现,带领观众关注剧场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在一个熟悉的空间,初识剧场工作者鲜为人知的真实一面,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给观众一次换位直视心理健康课题的尝试。毕竟剧中台词提到:“Theatre admits vulnerability”,剧场持有的包容性,尤其是黑箱剧场特有的功能,将容许任何可能的存在,包括心理健康病患常被压抑的脆弱心声。

年长一辈对心理健康的不理解和否定、体制向患者施予的打压与禁锢,终究导致心理健康患者选择抑制自我,努力伪装成“正常人”一样,以主流设定与接受的“正常”方式沟通,才能免受旁人的异样眼光。在如此排斥自己的环境里,患者只有在药物和医者面前展现最真实的一面,得到一丝短暂的慰藉。也难怪剧中台词提到 “Being crazy felt great”:当患者完全被病症吞噬,摆脱“正常”的枷锁,释放出“不正常”的真正自我,当下那种快感不禁让人怀疑正常的定义到底是谁说了算?

演出时间虽然不长,剧本在处理心理健康病患的声音,以及其平时面对的挑战时,展现出精简不失焦点的优点。安排在剧中的冲突,更是道出年轻一辈的心理健康患者与长辈们不一的态度,是渴望掌控病情与人生的诉求,是时代转变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我发观众们来到剧末时,多数的坐姿均呈现相同的防卫形肢体语言(Defensive body language)。双手胸前交叉、十指相扣、自我拥抱等,一个人只有在不安时,才会于肢体上做出如此呈现。我相信这是因为大家对心理健康课题原有的印象得到剧情的挑战,开始认真反思过去和现在与患者的相处方式。

认知慢慢踏出舒适圈,每迈出的一步是改善现状的希望,是给予心理健康患者的拥抱和温暖。


(请点击这里,阅读由必要剧场翻译的英文版本)

(Please click here to read the translated version by The Necessary Stage)

关于演出:2019年8月7日,8PM,必要剧场黑箱剧场,必要剧场The Orange Production 2019 呈现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剧评:傻姑娘与怪老树

剧评:ITI FYiP 2023

剧评:The Ch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