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剧评:Hi, Can You Hear Me?

Image
  照片提供: Tuckys Photography   在魔鬼面前起舞—— 观"Hi, Can You Hear Me?" 文/ 梁海彬 社交媒体的即时性,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在第一时间目睹世界各个角落天灾人祸的惨况。我们都有转发讯息的能力,但同时也因此身感无力。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的能力太有限,我们的悲愤太无用,我们的悲悯太廉价。必要剧场原创剧“Hi, Can You Hear Me?”(以下简称“Hi?”)开场时,演员(Sharda Harrison)向观众提出了问题:在灾难之下,艺术工作者能做什么? “Hi?”有几条叙事主线同步进行,以跳叙(不按照时间顺序揭示情节与角色)的方式,打破时空的规律,让观众仿佛置身爱丽丝梦境,全程沉浸在古怪与不安的氛围之下。剧情的支离破碎,似乎反映着角色千疮百孔的心理状态。新加坡最后一只老虎(Sharda Harrison饰演)被人类射死后,被困在了中阴之间(竟然是一间酒吧),成了调酒师。来自不同时空,面对生活困境的不同的人们,都会到她的酒吧喝酒;而她只能为这些人调配饮料,听他们述说他们的困苦。一位日本的独居老人(Doppo Narita饰演)患上了失智症,面对记忆的消逝,他只能不断述说自己的往事,重温曾经有过的亲情与爱情。一对外遇对象(Rodney Oliveiro 与 Sukania Venugopal饰演)相处十年后,终于必须面对分离的抉择,却忽然不太确定他们彼此之间是否真的没有任何爱意。 所有人物都在情欲之间剧烈挣扎。剧中最无苦无痛的,应该是观音—— 她一次一次下凡去经历苦痛,遭受惨烈的死亡(如化身为被父亲处死的妙善公主、如化身为被猛虎吃掉的小孩),又一次一次悠然回来中阴之间的酒吧里当驻唱歌手。观音有千万化身,所以她的身份也最具流动性:她随时用不同语言、不同口音说话;她吟诗、甚至也引用圣经的词句。 照片提供: Tuckys Photography     舞台上有一小舟,非常耐人寻味。有时一些角色会爬倒小舟里坐,然后又爬出来。有时他们会慢慢推小舟,很多时候又无视小舟的存在。 全剧却没有任何水。剧里没有河流,小舟顿时失效无用,角色坐在其中,哪里都去不了。调酒师虽然为失意困顿的人们调酒,但没有人因而获得救赎。观音手中也没有救济人类的甘露水…… 多媒体为观众显示了千百个观音,但那些观音或是静静坐着,或是默默

心得:《移心》的二三事

Image
由于自己在参与《移心》的工作(字幕操作员)时,对于戏里的符号感到很有趣,因此想要用片段式的方式来记录和分享其中的想法。   Photo by Jack Yam, courtesy of 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 #1 互文性 作为读者,每当我发现作者的其中一本书的人物在另一部作品中“客串”时,我都会有一股莫名的兴奋感。虽然还无法清楚的解析这其中的兴奋感意味着什么,但是如果非得要用文字来表达的话,是一种发现小彩蛋的感觉。因为自己足够了解作者的作品,所以自己的忠实追踪得到了一种小奖励的感觉。   这一种创作手法在剧场演出中并不常见。但是在《移心》中却出现了导演在其他作品中所使用的符号、人物、概念。就好像剧中的“三毒”——贪、嗔、痴曾在 《灵戏》(2015年) 、 《偶会好的——离》(2023年 )出现过;月亮作为符号也曾在 《大狗民》(2018年) 里出现等。   或许对于一些观众来说,当他们观看一部全新创作的时候,他们希望看到有新的元素,而这种重复使用之前的符号让人觉得了无新意。但是对于我而言,能够看到符号生命的延续性是相当有趣的。它提供了一个让我能够对这些符号在不同作品中的意思的机会:它们有相似或不同的的地方吗?   这也让身为观众的我能够更加接近导演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加理解他的创作。   #2.1 符号 鬼魅/三毒/贪嗔痴 我记得第一次在导演的戏中看到鬼魅的出现是在十指帮所呈献的《灵戏》(2015年)中。那时候看到脸上涂满黑色颜料的鬼魅,与剧中的人物似有似无的接触,让我觉得有一丝的诡异,甚至有一点不舒服。它们太不同了,不只是妆容上的不同,而是它们所散播的气息与其他人物太不一样了。我记得整场戏来下,这些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   它们与剧中的人物是什么关系? 剧中人物看得到它们吗? 它们代表着什么?   演出结束后,我与友人讨论着,我们尝试分析、解读,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收获,最终我们以 ‘或许它们是人性的代表’ 作为结论。   第二次看到这三只鬼魅出现的时候是在《偶会好的》Triple Bill 中的《离》。在翻阅之前所写的 剧评 中提到“无论在操控偶,还是以魑魅魍魉的疯癫状态肢体表演时,三名演员的形体和妆容在视觉上带给观众一种诡异的冲击。《离》透过非语言的表演形式,带出一段情感结束后,人类丑陋和血腥的一面。偶能够拆解和组装的特色,

剧评:只在乎你

Image
  为最好的时机做准备——观《只在乎你》   文/张棋汶 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华艺节的演出,每年最期待的不仅是能够观赏好戏,也更享受与亲友一同步入剧场看戏的乐趣。朋友之间总是打趣说,华艺节像是我们的团拜活动,每年必定会在滨海艺术中心碰面,也会见到许久没见的师长们。大家边聊生活边聊戏,不也是一种团聚?在这匆匆流去的时光里,能够和自己爱的人、自己在乎的人一起共度美好时刻,正是九年剧场在今年华艺节中所呈献的《只在乎你》想要观众得到的重要启示。 《只在乎你》的前身是九年剧场在2022年上演的华艺节委约作品《你我之间》,九年剧场艺术总监谢燊杰这次找来了原班演员阵容,续写张家在母亲去世多年后,三姐妹与家人之间故事。《只在乎你》的剧本延续了《你》的写实风格,讲述的内容都是我们熟悉的生活面貌,人物和语言也富有浓浓的本地特色。像是剧中年轻一代的陈敏和凯旋习惯以英语沟通,姨丈是个喜欢谈论政治的“安哥”,二姐诗琳在疫情后开始当网红等等,观众很容易就代入这些情节中,产生共鸣。 “亲情”是这部剧最重要的主题,而剧中最令人动容的就是张家成员之间的爱,是具有包容性并且能够跨越各种界限的爱。剧中对于“爱”的理解并非单一或二元对立,大姐诗琦离婚后交了新的男朋友;孙女陈敏与印度族同胞交往;小妹诗洁则是跟同性伴侣旅居澳大利亚。剧本里的角色设定,皆体现出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与诠释。剧里所展现的亲情也超越了血缘关系:大家把同父异母的诗琳当作自己人一样看待;姨丈中风后和姨妈陷入财务困难,张家三姐妹把两老接回来像父母一样照顾;甚至在诗洁因肾衰竭需要捐肾者时,大姐的男朋友也愿意挺身而出。或许家人之间可能一时无法接受这些非一般的爱,但最后都因为关心和在乎亲人,所以学会了包容和接纳。 叙述属于新加坡人的故事 谢燊杰与华艺节早在2012年就开始合作,呈献翻译剧《谁怕吴尔芙?》。之后九年剧场正式成立,并在接下来的几年推出许多源自经典剧本的作品。呈献中文翻译剧在当时成为九年剧场的“招牌”,也奠定剧团在本地剧场界的地位。近年来,虽然本地的语文环境不断地改变,九年剧场依然将自己定位为“新加坡华语剧团”,也转向创作原创华语剧本,体现剧团对华文文化传承的使命和责任。 在《只在乎你》中,当诗琳和女儿陈敏一起排戏时,女儿提到了本地华文剧场的窘境,让人感到些许无力。但就如剧中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人们常说要为最坏的时刻做打算,其实,我

剧评:Motherland

Image
Photo Credit for Production Images:   Laydiio   战争的深思(对人/性之探索) —— 观 “Motherland” 文/ 梁海彬 刊登于 联合早报 “艺评”: https://www.zaobao.com.sg/lifestyle/culture/story20240229-1471131 在M1艺穗节2024呈现的作品“Motherland”(由艺术团体Very Shy Gurl by fendy 呈现),灵感源于1993年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双方签署的的《奥斯陆协议》和平协议。身兼导演与编剧的Noor Effendy Ibrahim 以看似荒谬的情境,破碎的情节,呈现出战争与爱的荒谬。 开场时,一位双手负着重物的军人(Irfan Kasban饰演)重复着大力喘息;另一位军人(Bada Jabari饰演)沉浸在自己的虚妄之中无法自拔;Dog(Mish’aal饰演)则跪在地上,重复摇着头。剧中的时间并非线性的,以零散破碎的方式呈现,让人不知时日,让人感受战火中无尽无止的时间,恍若置身无间地狱。 两位敌对阵营的军人相爱了。这对军人恋人时而轻轻抚摸彼此,时而拉扯对方头发;他们时而拥抱,时而粗暴地压着对方。因战火而长期受着暴虐的肉体,是否还具备爱的能力?饱受战火蹂躏的肉体还可以承载多少痛与爱?剧中,被迫负重的军人不断阐述自己和他妻子之间的往事,他在一次一次的叙述中试图重新拾回爱的感受,却始终一脸迷濛:他只有回忆,没有感受。肉体在泄愤与爱抚之间激烈摆荡:他们是恋人,却以暴力的方式相互对待。他们仿佛只记得爱的身体语言(如性交和拥抱),却忘了如何在心中感受爱—— 战火燃烧成灰的,不只是人的肉身。 Dog是非常有趣的角色,带出整出戏的主题。Dog穿着长裙,服从着军人们的指令,被“枪”射就倒地佯死,头发被粗暴拉扯也不会抵抗。然而,他负责拉扯铁链铐住军人,身为“Dog”的他则不被铁链铐锁。 因此Dog既人既狗,又不人不狗;既男既女,也不男不女;既服从人也主宰人,又不服从不主宰…… 一如编导Effendy和其创作者们既谈战争也谈爱,却也对战争和爱只字不谈。与其说“Motherland”谈的是战争与爱这二元对立的主题,Effendy其实是以Dog这只“兽”探索“人性”的“非二元性”。 什么是“人”?一旦失去了人性,人还是人吗……?在“Mothe

剧评:Happy Indian Women

Image
  (照片来源: 必要剧场 ) 对“身份”的提问和反思——观 “Happy Indian Women”   文/张棋汶 剧场一直是探讨现代社会课题的重要场域,这几年来也有不少来自少数族群的剧场工作者借由剧场舞台,以自身经历讲述关于性别 / 种族 / 边缘课题的作品。这些社会课题不是单一或二元对立的概念,往往是相互交错也充满着复杂性。因此无论是编剧或导演,在处理边缘课题时必须具有一定的敏感度,才能完整地再现这些重要的故事和声音。 必要剧场附属艺术家Sindhura Kalidas在编导“Happy Indian Women”(以下简称“Happy”)时,与团队花了一年的时间,采访了20名“印度女性”,以口述剧场的方式再现这些女性的生活经历。作为本地的少数族群,印度族群其实也富有多元与多样性,因此虽然剧名为Indian Women,但制作团队也采访了来自孟加拉的女性,其他受访者也包括印度族的跨性别族群和残障人士。 必要剧场一向来以集体创作为著,虽然在口述剧场中,演员的对白大部分还原了受访者的采访内容,但编剧和导演在处理这些口述语料时却非常的细腻,不仅完整地转述了受访者的故事,也让作为剧场作品的“Happy”能够与观众开启对话和反思的空间。 例如当四位演员——Grace Kalaiselvi, Ashie Singh,Siobhan Jane Covey和Siti Sara Hamid在舞台轮流换上服装,扮演完受访者的故事后,便卸下角色回归演员的身份,开始提问与反思。对于剧中受访者的经历与遭遇,有演员认为必须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故事,因为“these stories are so relevant”,但身旁的另一名演员却无奈地回应:“I hate how these stories are still so relevant”。 而在呈现印度族女性被家暴和性侵的故事后,演员们也质问为什么这类事件至今仍在发生,同样身为女性同胞,我们还能够做什么? 为了不刻意丑化或过度扮演印度社群中的边缘群体,制作团队选择善用多媒体影像方式,在舞台荧幕上播放一些受访者的访问内容。其中就包括了一名跨性别者的访问录音,以及残障舞者Jaspreet Sekho的访问影片。这样的艺术设计除了让观众能够通过受访者的视角,了解到她们在新加坡作为印度族女性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也体现出了制作团队对敏感课题及

剧评:Fall & The Music Lovers

Image
  ( Photos by Bernie Ng. Courtesy of Intercultural Theatre Institute ) 《 人的共通点 》—— 观 “ Fall & The Music Lovers ”   文/梁海彬 “Fall & The Music Lovers” 作为跨文化艺术学院(以下简称 ITI )毕业生所呈现的毕业作, Aarne Neeme 身兼导演和老师,在选择 “Fall” 和 “The Music Lovers” 这两个剧本时,恰到好处地带出了本届毕业生们的强项,也成功给予演员们挑战。 英国编剧 James Saunders 的 “Fall” 有大段的台词,要是闭着眼睛,观众也能够凭台词了解整个故事,是不容易掌握的戏剧。然而演员充分体现了他们驾驭台词的超强能力,她们或坐或站或来回踱步,在语言节奏上掌握得很好,观众看戏,没有一点疲惫感。在冗长的对话中,演员们以真诚( truthfulness )牵引观众,戏虽然很长,观众却不觉得闷。 “Fall” 的布景设计挺耐人寻味。导演喜欢简约风格,在他之前的作品里,都会呈现出洁净近乎空无一物的舞台,让观众得以观赏演员的表演。舞台上仅有象征草地的地毯草,天幕还打上静止不动的蓝天白云,一直到接近剧末,才如 PPT 幻灯片般转变,虽说是成功地让观众专注于演员的演技,但舞台设计也是帮助推动故事的重要手法,如此过于简单地运用,有些可惜。 相较于挑战演员的 “Fall” ,法国编剧 Georges Feydeau 的法式闹剧( farce ) “The Music Lovers” 则是能让演员们充分发挥其肢体喜剧的剧本。这出剧非常讨喜,最大的惊喜,是看演员 Cheng Kam Yiu ( Yolanda )饰演接近她实际年龄的角色。 Yolanda 在今年的几部演出作品都饰演长者(在 “Fall” 她也挑战演绎年迈的母亲), “The Music Lovers” 不仅让观众看到了她轻松调皮的一面,也见识到她对喜剧节奏的掌握,让人惊艳。 (Photos by Bernie Ng. Courtesy of Intercultural Theatre Institute) 导演以肢体喜剧来凸显演员们三年来的肢体训练, “The Music Lovers” 是很好的选择;而导演选择了类似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