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October, 2018

剧评:Tiger of Malaya

Image
文本再现与现实之间的纠结 ——观《马来亚之虎》 文:张英豪 电影、剧场等文本的再现((mis)representation),受制于现实中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等力量;同时又形塑(强化或挑战)观者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由此介入现实,甚至改变现实。 本地剧团视野剧团(Teater Ekamatra)呈献,剧团艺术总监Mohd Fared Jainal执导,亚菲言(Alfian Sa'at)编剧的多元语言(英语、马来语、日语、华语)戏剧《马来亚之虎》(Tiger of Malaya),探讨的正是有关剧场(艺术)再现,以及历史诠释的问题。 种族与语言的再现 今年作为视野剧团建团30周年,《马》的后设性质——将老电影改编成剧场演出,展现剧团对剧场本质,剧团定位及新加坡剧场生态的反思与展望。 《马》叙述一个当代本地剧团,把1943年的日本电影《马来亚之虎》(Marai No Tora)改编成剧场演出的过程。该电影根据历史上真实人物,生长在马来亚的日本侠盗谷丰(Tani Yutaka)的故事改编而成。 谷丰绰号“马来亚之虎”(Harimau),被日军刻画为率领一群马来义贼对抗英国殖民统治者与华人资本家,劫富济贫的英雄人物。剧团在改编搬演的过程中,牵扯出各种有关艺术再现与历史诠释的问题。 开场由Farez Najid、Siti Khalijah Zainal和傅正龙饰演的新加坡演员,讨论《马》电影采用日本演员来扮演马来人(通过抹黑肤色)和华人,并在全片采用日语的问题,以及华语剧场演员与马来剧场演员对彼此的刻板印象。 新加坡剧场从1988年的第一部多元语言戏剧《寻找小猫的妈咪》至今,跨越肤色、语言等表面的种族标记(racial markers),建立深刻的跨文化剧场了吗? 由Rei Kitagawa和Yuya Tanaka饰演的日本演员登场后,也展现剧场内部的多元性——Rei在剧中是喜剧出身,Yuya则出身于后戏剧剧场(post-dramatic theatre)。不同国家、各种类型的剧场,要如何跨越对彼此的刻板印象,实践深刻的跨界合作呢? 视野剧团通过《马》提问,尝试提供答案。通过剧场字幕等剧场元素的高超运用,演员们在同一场戏中各自运用不同的语言对话交流,同时炮制笑料,所产生的效果与意义,展现剧场艺术有别于电影等媒介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