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偶起源故事@126
探索偶戏的魅力与可能性——观《偶起源故事@126》
文/张英豪
提起“偶戏”,你会联想到什么?
不合时宜的传统艺术?说教、幼稚的儿童戏剧?
本地偶剧团十指帮创团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破“偶戏仅是传统艺术或儿童戏剧”的刻板印象。十指帮以传统偶戏的天马行空与操偶技艺为基础,结合当代剧场元素,将剧场融入偶戏或将戏偶融入剧场,创作出不少富有当代意义与深刻内涵的作品。无论是以日常用品制偶,或以身体不同的部位操偶,或在演出中人物与戏偶的互动等等,十指帮一直致力于探索偶戏的各种可能性。
探索的过程中,十指帮制作了不少“无独有偶”的戏偶。这些戏偶参与了剧团的成长,也见证了新加坡偶戏/剧场的发展。继承十指帮一贯对传统与历史的尊重,2019年上任的十指帮联合艺术总监陈宇泱和骆丽诗从2020年开始,把剧团20多年来创造的戏偶的制作背景与设计秘辛,整理成网上资料库——“偶起源故事”。除了回顾与致敬,这些“偶起源故事”也起着展望与启迪的作用——一如传统偶戏对十指帮剧作的启迪。有鉴于此,宇泱与丽诗同时发起了《偶起源故事》系列的年度剧目。这系列的年度剧目每年将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工作者,以“偶起源故事”中的戏偶为角色与发想,创作全新的偶戏。
因疫情延至今年11月上演的《偶起源故事@126》(以下简称《126》),正是这个系列的首季演出。剧名中的“126”指的是这次的演出场地——位于经禧路126号的经禧艺术中心(Cairnhill Arts Centre),即十指帮自1999年创帮以来的“据点”,亦是这些戏偶的“出生地”和“家”。这里无疑是这个系列首季演出场地的首选,突显了这个系列回顾与致敬的意味。《偶》由三个作品组成——分别是本地知名变装皇后贝卡(Becca D'Bus)、形体舞者海利(Hairi Cromo),以及电影人陈玮婷,以各自擅长的艺术媒介融入偶戏,创作出风格各异的全新偶戏。首季演出邀请的艺术工作者,正体现这个系列展望与创新的企图。
《偶》以宇泱与丽诗对经禧艺术中心的历史介绍为开场,然后观众被分成两组,沿着两条看戏路线,按照不同顺序观看这三场演出。不同的看戏顺序,是否会带给观众不同的体会?剧评人梁海彬跟我沿着不同的路线看戏——他从户外到室内,我则从室内到户外,他即从“作客”的角度切入写剧评,强调偶戏的未来实则掌握在每一个观众的掌中。来往不同场地时,各组的“向导”也会简单介绍经禧艺术中心饶有趣味的轶事。可惜开场介绍和沿途轶事,都与演出无关,没有起着串联或加深观演体验的作用。
我首先在十指帮的排练室中,观看了贝卡创作的“Suck sweat dry, baby!”。这部作品跟十指帮以往的作品风格相差最远,在叙事上看似无厘头,颠覆玩转了十指帮历代“女性”戏偶的形象,探讨了性少数群体的议题。剧评人楊明慧从“守护”(guardianship)的角度切入写剧评,精辟地解读了这部作品的性别意识,我就不赘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贝卡在最后一幕脱下束胸露出背部的勒痕,提醒着观众父权对我们思想的束缚,一如操偶师对戏偶的操弄。我们是否有洞察戏偶/作品背后的意识形态的眼力?
我接着在Teater Kami的黑箱剧场观看了玮婷创作的《阿嬷》。由十指帮元老陈鸣阗主演的《阿嬷》,探讨了偶戏传承与保留的议题,让我联想到十指帮的经典剧目《掌中》。随着偶戏逐渐式微,即使戏偶被精致地陈列在博物馆中,然而没有演出的戏偶,是否将失去灵魂?玮婷说故事的功力及对空间的调度,让叙事活泼且清晰;鸣阗深厚的操偶功底,更是让我叹为观止。我最后在经禧艺术中心的后巷观看了海利创作的“Jabber”。“Jabber”探讨了孩童的内心阴影,并展现了操偶的多种可能性——无论是孩童的戏偶或无脸“阴影”的形体动作,都让我耳目一新。
作为这个系列的首季演出,《126》树立起一个高标杆,打破了“偶戏仅是传统艺术或儿童戏剧”的刻板印象,展现出偶戏的成人向,也让剧场观众看到了偶戏的魅力与可能性。提起“偶戏”,我们又能对十指帮有什么更高的期许?
关于演出:2022年11月9日,8PM,经禧艺术中心,十指帮 呈现
点击阅读场刊:
https://fingerplayers.com/wp-content/uploads/2022/11/TFP_POS_ProgBooklet_FA.pdf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