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Leakage(s) and Anticoagulants
杀人犯不可靠的自白——观《泄漏物与抗凝血剂》
文:刘思娴
舞台后侧右边的门突然打开,明亮的灯光洒进漆黑的剧场,一众光着头的配角面无表情地将无意识躺在白色椅子上的主角抬进场,映照在左侧墙壁的是单一的人形抬起模糊不清的物件的投影,《泄漏物与抗凝血剂》在这样的基调下开始至结束。
《泄》剧(Leakage(s) and Anticoagulants)是墨西哥剧作家David Gaitan的剧本,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与罚》。这部心理悬疑英语剧在新加坡是首演,由跨文化戏剧学院(Intercultural Theatre Institute)呈献,Alberto Ruiz Lopez执导,14名学院应届毕业生演出。故事讲述被脑中声音困扰的主角拉斯柯尼科夫(Raskolnikov),试图通过杀掉一个人确立自己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的讨论与伦理道德在剧中密不可分,脑中的声音可被视为欲望与良知的对话,主角在欲望的引导下杀死当铺老板后,开始不停地“泄漏”。“泄漏”了什么?剧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在听到关于当铺老板死状的录音中,审视现场的法医形容现场出现了奇臭无比的血及泄漏物。“泄漏物”可被解读为欲望,随着欲望一点一滴地曝光,谋杀主角的身份逐渐确立。然而欲望与良知之间的拉扯,却因为缺乏明确的杀人动机,使主角从一开始便在伦理上应被法律审判,并在道德上应被斥责。由最初的逃避到最后坦承自己的杀人犯身份,主角的动机和原因都模糊不清。
超凡与平凡之间的拉扯
主角开场就被脑中的声音困扰,并有了杀死身为当铺老板的年迈老妇的念头,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所谓的“超凡”(extraordinary)及“平凡”(ordinary)两类人,超凡的人为了帮助全人类进化及发展,应该有权利杀死成为阻力的平凡人。剧的前半段,主角便一直以杀死当铺老板能够将抢来的钱财分给其他更需要的穷人,为其谋杀的借口,但所谓恶毒刻薄的老妇在剧中的缺席,以及脑中声音几次提醒着必须去布施却被忽视,暴露其高谈阔论的虚伪。
剧的后半段,主角终于在内疚感侵蚀内心后,突然通过脑中声音承认自己其实是在辩解,谋杀仅为了自己的私利,看似接受了自己杀人犯的身份。但在自首前,主角与妓女索尼雅(Sonia)的对话中又将自己的行为等同于索尼雅出卖肉体“拯救人类”的行为,再次回归到自认的“超凡”身份,使其自首的行为显得不真诚且毫无意义。全剧中主角更加关注的是自身的处境,并且在“担心”罪行曝光与“愤怒”没人认可她的罪行的两种情绪中来回摆荡。相较于为了“拯救”主角而毫不犹豫地愿意出卖身体的索尼雅,主角反而更像是青春期愤世嫉俗的少年,为了发泄并得到关注而谋杀。
此剧的舞台设计相信让很多熟悉国家图书馆戏剧中心黑箱剧场的观众都感到意外。原本进场的入口被黑帘围起,观众只能从后台的入口进场,观众席更转换方向面对着原本的入口,空间的置换使观众感受到不安并使灯光运用较为特别。剧中入口大门的打开与关闭,以及聚光灯的运用都适时地将一众代表着主角脑中声音的人物影子映照出来,成为全剧“悬疑”气氛的支撑。简约的舞台上只出现桌椅,通过有趣的运用将不同场景的特点非常鲜明地刻画出来,如主角与预审官波尔费利(Porfiri)会面时,预审官坐在摆放于桌子之上的椅子,由高处向下看主角,揭示两人之间身份的差距。
一众代表着脑中声音的演员剃了头发和眉毛,穿着同样的衣服,扮演着各个形象毫无特征并述说着矛盾看法的声音,象征主角迷离恍惚的状态,也同时是我在离开剧场时感受的具象。
发表于《联合早报》,2017年9月12日
关于演出:2017年9月9日(8PM),戏剧中心小剧场,跨文化戏剧学院呈献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