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结霜:漂浮的话语




那些重要的声音—— 观《结霜:漂浮的话语》

文:张棋汶

“小小的结霜桥容得下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东西,但整个新加坡却容不下这个小小的结霜桥。”在《结霜:漂浮的话语》剧中,这份失落感来自结霜桥旧货市场的摊贩们。令人唏嘘的是,这不只是一个地方的消逝,而是那些被夺走的文化记忆和集体回忆。

我还未来得及真正认识结霜桥,它就消失了。上个月观赏野米剧场所呈献的《结霜》,原以为会让我有机会在舞台上看到结霜桥以前的光辉面貌,但一踏入剧场就发现,我的期待落空了。四名摊贩各自坐在一米乘一米的摊位前,他们的背后摆着一片片的绿色锌板,上面挂了一面写着“从7月11日起道路关闭”的布条。眼前布景让人倍感无奈,仿佛无论曾经如何风光、辉煌,有一天终究要曲终人散。

再现结霜桥心声

《结霜》采用“记录剧场”模式,在结霜桥关闭的前后几个月,编剧三木采访了数十名摊贩,结合媒体报道、社会和网络舆论等真实史料,通过剧场再现结霜桥的故事。

口述文本作为原始材料,“声音”成为贯穿全剧的重要元素。观众听到的声音,是摊贩们面对失去时的彷徨无助;是他们与政府协商和争取过程中,所表现的坚韧与团结精神;是公民社会和自愿组织在过程中,所给予的深切关怀与援助……

观众便随着这些多元的声音,慢慢走进这个旧货市场的“内心世界”。

看似已“不合时宜”的结霜桥,在官方话语中只剩下贬义色彩,在外国游客眼中也毫无吸引力可言。剧中代表官方话语和游客的声音,由五名演员轮流诠释。角色架着的墨镜和五颜六色的花哨眼镜,除了是辨别身份的符号,是否也暗喻二者在看待结霜桥时,双眼被有色眼镜蒙蔽?看不到这里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自然也无法聆听到它的心声。

最终,这些声音沦为一张张字卡上的台词,演员们念完即丢,变成毫无重量的话语,漂浮在风中。在现实中,大家也都知道,结霜桥的关闭已成为必然事实。

为岛国发声之必要

剧末,在被清空的舞台,演员口中的案例是结霜桥,但背后屏幕投射出的,是本地其他已被拆除或搬迁的历史性建筑物,如大世界、首都戏院、前国家体育场等。

原来新加坡容不下的,不只是小小的结霜桥。岛国土地有限,地方和建筑为发展而让路,仿佛已习以为常。一个地方的消失,一道景观的改变,被夺走的是某个时代或群体的集体回忆,而逝去的,是属于岛国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我们无法阻止国家社会的发展脚步,或许很快会再次经历下一个结霜桥事件。除了无奈告别,我们是否有能力集结各方的声音,一起为我们的历史、文化和身份发声,让这些话语不再漂浮?

发表于《联合早报》,2018年8月28日
关于演出:2018年7月21日(7:30PM),拉萨尔艺术学院新航剧院,野米剧场 呈现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剧评:傻姑娘与怪老树

剧评:ITI FYiP 2023

剧评:The Ch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