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李尔亡


再现经典的当代意义 ——观《李尔亡》

文:张棋汶

重新搬演莎士比亚400多年前的剧作,对现当代的我们来说,意义是什么?

九年剧场10月底在戏剧中心剧院呈献的《李尔亡》,虽取材自莎翁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但导演谢燊杰将剧本改编成“戏中戏”,巧妙地使用后设剧场元素,结合现当代的社会政治语境,企图开启经典文本与现实社会的对话空间。

经典文本的解读与回应

《李尔亡》并非完全照搬莎翁原著,添加“戏中戏”后,赋予这部经典新的生命力,同时也是解读和回应经典的一种方式。

演出的叙事时间从李尔“亡”后才开始,由弄臣们组成的“愚人协会”为哀悼李尔王驾崩,筹办演出来诉说李尔生前的事迹。

值得注意的是,莎士比亚原创呈现的并非完整历史,更多是通过虚构性故事,反映当下社会和生活。在《李尔亡》中,这个“虚构性”在戏中戏被加强和深化,多了一层“扮演”的成分。舞台上六位演员除扮演国王、女儿和伯爵等,同时也扮演愚人协会的弄臣。

扮演过程也改变了叙述(历史)故事的视角,透过弄臣们的观点,我们看到李尔人性化的一面,像是他被女儿们嫌弃时的可怜和落寞。这场刻意的安排或许也在提醒观众,《李尔亡》里的李尔,只是愚人协会所塑造出的形象。我们不是李尔的弄臣,无需同情他的悲剧,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诠释历史背后必然存在的虚构性。(历史)故事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真相,所以才能被不断搬演和诠释。

戏里戏外皆愚人

莎士比亚剧作里的“fool”,在《李尔亡》中变成无处不在的愚人们。戏里戏外,众人皆是愚人。戏里,关系错综复杂的众人为追求权力和势力, 接连做出违反常理的抉择。剧中,李尔与大女儿高纳里尔、二女儿里根在几场戏里的冲突和争执,时而像是肥皂剧,时而变成夸张的闹剧,显得极其荒诞。来到最后一场戏,众角色的死亡,更凸显这场权力追求背后的荒谬和无意义。这些只顾追求权力而失去人性的人,都是愚人。

戏外,导演打破剧场的第四堵墙,在演出中穿插了“对谈”戏,借此揶揄现实社会政治课题,让观众打破剧场幻象,审视自己,反思社会。

舞台上,愚人协会的弄臣们效仿一般剧场演出的演后交流会,叙说自己对演出的看法和意见。此时观众席里的嘲笑声,笑的是弄臣们口中的“言论自由”“自我审查”“英雄崇拜主义”和“自我监督政府”等本地观众熟悉的字眼,讽刺现实中政治掌权者们的愚昧和盲目。

但在这片喧哗背后,观众嘲讽的,或许也是我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社会政治现况,感到的荒谬与无奈。李尔身边的弄臣们是愚人,而正在看戏的我们,不也都是愚人。

发表于《联合早报》,2018年11月10日
关于演出:2018年10月26日(8PM),国家图书馆戏剧中心剧院,九年剧场呈献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剧评:傻姑娘与怪老树

心得:《移心》的二三事

剧评:只在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