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95生活



以第三人视角 “观看”自己人生 ——观《95生活》

文:张佩思

《95生活》改编自美国著名剧作家桑顿·怀尔德经典剧作《我们的小镇》,一个属于美国小镇的故事,经过本土化的改编后,成了住在新加坡后港大牌95的两家人的故事。此剧保留原著的三幕剧形式,通过简约的舞台,极少的道具,以及一个故事人的方式,探讨生命中的三大主题:生活,爱情与婚姻,以及死亡。

故事一开始,观众跟着故事人的叙述,以及对台上摆放着的木块的想象,进入后港陈王两家的日常生活。这两家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多戏剧性,或者任何引人注目的人物或事件。剧中人物的生活平淡无奇,剧中所上演的事也极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在每一场的换景和换幕之间,故事人成了串场人物,在某些时候把即将发生的事,先通知观众,甚至进入故事,参与这两家人的生活中。此外,剧中角色也意识到故事人的存在,并且会与她交流。在第二幕婚礼的那场戏中,观众席的灯光被打开,剧中角色开始与观众互动,观众随即变成婚礼的宾客之一。这些看似突兀的安排,无疑是想打破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第四道墙”,让观众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在观看一部剧,扮演旁观者的身份。剧中所发生的故事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故事人的角色也提醒观众,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时要以第三人的视角,“观看”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抉择和生活。

《95生活》的舞台设计不禁让人联想起俄罗斯方块游戏。舞台上摆放着简单的木块,形成不同形状,而这些木块经过后台工作人员的移动、摆放,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剧中故事的发展,它们被移动的规模和次数也有所增加。或许人的一生就是一场俄罗斯方块游戏,我们在成长的岁月中,会因为环境的不同,面对的人不同而有所改变,就好像游戏中,为了生存下去,玩家会不断地转换方块。

《95生活》的改编让观众能够与故事产生共鸣。改编者和导演尝试将自己对国家、对居住的小镇的发展和改变,提出看法和立场,作为新加坡福建会馆青年演艺团第一次改编的剧本,《95生活》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发表于《联合早报》,2018年12月29日
关于演出:2018年12月13日,8PM,戏剧中心黑箱剧场,新加坡福建会馆青年演艺团呈现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剧评:傻姑娘与怪老树

剧评:ITI FYiP 2023

剧评:The Ch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