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Precise Purpose of being Broken



实验性破碎 ——观“Precise Purpose of being Broken”

文:杨全斌

场地的灯光渐暗,演出即将开始。然而,开演之前的提示只诵述到一半,演出空间“另艺聚场”(Esplanade Annexe Studio)的二楼便出现一名套着红毛猩猩面具的女性人物,她开始述说自己的故事。提示者和人物轮流说话,两种不同内容在同一空间、时间切换呈现,各有坚持,也互有包容。这般容易混淆观众的奇诡开始,似乎已经预示这场表演全程的基调。

“Precise Purpose of being Broken”是本地编剧许婉婧,将新加坡文化奖得主、英语剧作家哈里斯·沙玛(Haresh Sharma)的八部独立作品,先改编后拼凑而成,配合“M1新加坡艺穗节2019”二次上演。有趣的是,八个与女性相关的独立故事被放入同一出戏时,让观众感受到当中所存在的时间与空间,看似相连却又不相关。观众在80分钟的演出里,跳跃式地观看了某个地方、某些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断交织与重叠。可是,对于不认识沙玛剧作,或初识剧场的观众,这也许不过就是导演以支离破碎的抽象呈现法,来回顾沙玛的作品,向沙玛致敬。

实验剧场本来就不容易让观众消化。诚然,其涉险尝试以非主流的呈现方式说故事,只有在理解与不理解之间的灰色地带,观众才有充分机会,去合理地质疑细节,推翻对剧场以往的认知,进而在被挑衅的情况下,共同参与创造剧场的新可能性的过程。

这次的演出则欠缺拿捏,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划设的语境,加上想表达的主题显得过多,终究展现出一种多层次的乱象,大大浑浊了剧场该有的明晰教育意义。

也许,这就是破碎状态的本意。导演在演出结束后,和观众交流时说,她认为意义不能仅靠单一来源的生产与传播。她期许观众能在杂乱信息中,尝试习惯多元性,从而掌握如何有条理地建构自己能接受的真理。观众在演出结束之后,所得出的解析也应当如此。

放眼四周,我们处在瞬息万变的资讯爆炸世代,平时不间断地向大小传媒平台接收形形色色信息。倘若不认真筛选,仔细判断,恐怕自我意识最终难逃被吞噬的命运,放任独裁主义的强势操控。而只有在这次演出的时空里,实验性地迫使观众放下主流道德观,打乱常理的语境下重构认知,练习判断,才能提升自身对任何信息的敏感度与不妥协。


发表于《联合早报》,2019年2月16日
关于演出:2019年1月24日,8PM,滨海艺术中心附楼工作室(Esplanade Annexe Studio),M1艺穗节2019呈现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剧评:傻姑娘与怪老树

剧评:ITI FYiP 2023

剧评:The Ch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