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Acting Mad



走进演员的世界 ——观“Acting Mad”

文:张棋汶

在舞台上,观众一般看到的是演员如何投入角色,以角色的视角、声音、动作来述说别人的故事。但在“Acting Mad”中,观众窥见的却是舞台背后,一群深陷于角色而无法抽离的演员,揭示本地剧场工作者在面对精神疾病问题时,身处的困境。

“Acting Mad”是必要剧场创建的探索性平台The Orange Production今年呈献的两部剧作之一。必要剧场在2月份重演了剧团经典剧作“Off Centre”,编剧哈里斯·沙玛(Haresh Sharma)在收集关于精神疾病的资料时,发现本地剧场界其实有许多演员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却鲜少被大家关注和讨论。因此他与新加坡艺术学院两名新晋毕业生Harris Albar和Maryam Noorhilmi联合编写剧本,采访了20名本地演员,以口述剧场形式串联个别受访者的故事,探讨剧场演员的精神健康与内心挣扎。

演员的困境

剧中,导演Kate(陈慧娟饰)正在排演一出关于精神疾病的戏,观众看到的是从试镜到排练到演出的整个过程。顺利通过试镜的三名演员,在各自的生活中都曾经(或正在)与精神疾病搏斗。这样的经历表面看似有助于他们更容易进入角色,但随着剧情推展,演员们在排练室里被迫回忆并审视自身过去,像是从求学期间就饱受焦虑和抑郁困扰的Liz(Masturah Oli饰)和曾患有自杀倾向的伟杰(Andre Chong饰)。

演员在揣摩各种角色的性格和情绪时,常常都须要将其联系到自身的生活经历,通过扮/演来丰富角色形象。但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Liz和伟杰来说,每一次的训练和排练,都一再触发他们内心深处隐藏许久的痛楚和创伤,导致他们陷入其中无法抽离,甚至情绪崩溃。此时聚光灯下的演员们不再光鲜亮丽,观众看到的是舞台背后,演员们赤裸裸的脆弱和无力。

精神病患的困境

此剧通过呈现每个受访者的真实心声与经历,真挚且敏感地刻画出剧场演员所面对的各种压力与挑战。职场中,因筹备演出时间紧迫,演员们须时刻保持状态,不允许丝毫的犯错与松懈;生活中,每个演员回到家后,依然扮演着父母、儿女或兄弟姐妹的角色;社会中,被贴上精神病患标签的他们,成为人人避而远之的边缘群体,在医疗体系中也无法得到完善的援助与照顾。剧中演员所面对的困境,不也正是其他精神病患每天在职场,在生活,在社会中所须克服的困境?作为观众,我们能够为演员做什么,我们又能够为精神病患做什么?

其实在戏开始之前,制作团队就已邀请观众到台前与演员互动交流,但只有屈指可数的人愿意离开舒适的观众席,坐到舞台的地毯上。剧末,四位演员再次邀请观众来到台前。这时,几乎全场观众起身,走进了演员的空间,彼此牵起身旁陌生的手,在黑箱剧场内围成了一个大圆圈。

想起剧中扮演Liz丈夫的Al-Matin Yatim说:我不一定明白你内心的感受,但我愿意同情你。或许我们可能还无法理解什么是精神疾病,也无法真正体会精神病患的内心感受。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先愿意起身走进他们的世界,聆听他们的故事,并且伸出援手,把这个社会对他们的各种负面标签给一一撕掉。


发表于《联合早报》,2019年8月20日
关于演出:2019年8月8日,8PM,必要剧场黑箱剧场,必要剧场The Orange Production 2019 呈现


(剧照由必要剧场提供,Gabriel Chia 摄)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剧评:傻姑娘与怪老树

剧评:ITI FYiP 2023

剧评:The Ch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