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一切世界海
如果六根有记忆 —— 观《一切世界海》 文:张棋汶 导演郭践红在场刊中介绍这部剧时,提到“错位”是一个重要主题。由实践剧场与滨海艺术中心联合呈献的《一切世界海》,延续剧团2018年呈献的《六根不宁》故事框架,剧中人物各自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某个“劣根”所困扰,在人生旅程中展开寻找自我价值与定位的探索。 与《六根不宁》不同的是,《一切世界海》不仅关注华人的身份认同课题,更以更宏观的视野,用超越特定时空和地域疆界的笔触,探讨人类共同面对的挣扎与迷茫。 身份认同抑或枷锁 身份认同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社会建构,像国籍、宗亲关系、宗教信仰等,这些都成为《一切世界海》里的人物想要挣脱的枷锁。剧中人物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被自身的某个“劣根”所困扰,渴望挣脱束缚,重新找回自我价值。由于人物经历和环境的差异,他们的记忆形成了多元的叙事声音。每个人对自己的“根”有着不同的记忆,他们也就有了多元化的身份认同。 这些零碎的记忆,可以被视为干扰官方主流意识的声音,提醒着我们,身份并非单一的概念。 在“意”这一幕中,一名试图越狱的黑客渴望更换自己被特定地域绑定的操作系统,以获得自由,不再被局限于某一处。然而,他也强调在更换系统后仍希望保留自己原本的记忆。而在“鼻”这一幕中,失去鼻子的战俘不惜生命安全,想夺回属于自己的鼻子,只为了重温曾经在家乡品尝米线的味道。这说明记忆在建构个人身份和自我意识中的重要性。 郭践红与编剧刘晓义在情节安排上刻意打破直线叙事,将每段故事变成片断式的碎片,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与编织(包括肢体动作、灯光音响和舞台设计等),最终拼接成和谐的戏剧景观。虚实交织的人物与剧情设计,有时让观众产生共鸣,有时又让人感到荒诞可笑,为观众创造了一个深刻反思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一切世界海》没有将故事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时空和语境中。作为一个超越时空疆界的剧作,这不仅为创作团队在艺术处理上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也让在场的观众有机会参与其中,用自己的视角解读和重新建构剧本。 互文性的对话 《一切世界海》不仅讲述“六根”的故事,还以昆曲形式穿插《聊斋志异》中的《黑鬼》篇目。这种寓言式的插入强调了剧作的跨时代意义,使其不仅是当代的反映,也富有历史深度。 剧中的“错位”和“身份”主题让人联想到实践剧场创办人郭宝崑在90年代创作的《郑和的后代》。《一切世界海》的舞台设计如同一片汪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