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pril, 2020

剧评:大国民

Image
大时代的小人物 ——观《大国民》 文:张佩思 ( Tuckys Photography 摄影 ) (一)大国的人民?大时代的国民? 《大国民》由十指帮呈献,是钟达成和刘晓义“民”系列三部曲中的完结篇。《大国民》围绕着演员兼编剧刘晓义家族的故事以及与新加坡历史上两个移民潮之间的关系。 观众随着演员的带领,一同回到他的家乡,寻找着爷爷南下的故事。寻找的过程并没有戏剧化的转折,也没有让观众觉得刺激的高潮迭起,甚至到最后并没有寻获太多爷爷南下的资料。但是这个真诚和朴实的故事却带出了很多生活在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的生活。生活在大时代,很多时候的挣扎和反抗都是徒劳无功,而最终只能无奈的接受命运的安排。 ( Tuckys Photography 摄影 ) (二)一间房间、一个纸箱、一个帆布包,这就是家。 舞台上呈现了一间房间的切面,房间的东西不多但是参杂的摆放着。故事在演员拿着纸箱,背着帆布包踏入表演区时开始了。随着故事的发展,杂乱的家具慢慢地由演员整理干净。床架、沙发、冰箱,房间里的家具都一一找到了它们在这个空间所属的位置。但是,房无法打开的电灯,就算接上电源也无法操作的风扇,仿佛意指着就算空间被家具给填满了,这个房间仍然还不算是一个像样的生活空间,不是一个家应该有的样子。而家具找到了它们所属的位置,可是这房间的主人呢?这个房间是他的家吗? 演出一开始时,我对演员手中的箱子和肩上的帆布包深感兴趣,一直在想着会从这两者中取出什么物品。 箱子装有家人照片的相簿, 帆布包里则是代表家的食物, 两者都是与家所有关联的回忆。 演出的最后,房间的灯莫名的亮了,插上电源的风扇也开始转动,演员坐在收拾好的房间里开始吃着火锅。虽说故事叙述简单平淡,但随着舞台灯光渐渐转暗、音乐转弱,观众席间传出微微的鼻涕声足以证明或许越简单真诚朴实的故事,越是能够牵动着观众的情感及情绪。 ( Tuckys Photography 摄影 ) (三) The Show Must Go On 演出得要继续。( The show must go on ) 这是剧场工作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这句话意味着无论发生什么事,制作团队的所有人都会确保演出能够继续的一种决心和精神。 即便怀着破...

剧评:四马路

Image
路过历史 ——观《四马路》 文:李连辉 在《四马路》公演的前一天,政府宣布新一轮的防疫措施,关闭所有娱乐场所。这样的举措无疑给实践剧场的团队带来无比的压力。原定为26场的演出,最后只呈献两场表演,全剧笼罩在冠病的阴影之下。 《四马路》是实践剧场于2018年搬迁到滑铁卢街之后的第一个剧目,今年再度呈献。这部由郭践红导演,林志坚编剧的特定场景表演,旨在再现四马路过去百年的历史。 与一般剧院演出不同的是,《四马路》是由几段特定场景演出拼凑而成的戏剧。观众沿着制作团队指定的路线,观看在实践剧场工作室和42新剧中心演出的特定场景。观众入场后,被分配到不同路线,而个别路线观赏的戏也不一样。这样的设置打破一般在剧院看戏的方式,令许多观众啧啧称奇。这种手法也能让观众置身其中,更能体会故事人物的心理和处境。 其中一场比较出彩的戏发生在实践剧场的后巷。一名中国籍酒店职员和一名印度人刚巧来到这里,进行个别的祭祀活动。两人素昧平生,但经一番交谈后,彼此都领悟到即使身份认同不同,两人在文化涵养上其实有细微的共同处。印度男子与华族男子分享印度教也有朝拜观音菩萨的习俗。即便名称不同,内容却是共通的。这段表演的时间和空间设置都是真实可信的,观众看到的是他们一般不会目睹的社会画面。 相比之下,其他场景的戏因无法达到类似的真实氛围,所以效果参差不齐。空间的调度决定了个别场景的戏是否成功。 剧中戏剧张力比较突出的,是五月花酒楼酒会的那场戏。这段戏的时间设在二战时期。剧中人物有的是抗日分子,有的是汉奸,立场不同所以在酒会上对峙。短短10分钟的戏里,人物的背景和矛盾被一一揭示,足以见识《四马路》团队编导这场戏时下的苦心。 空间氛围的调度决定成败 但是,这场戏却因为场面氛围调度的零散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戏剧效果。剧中人物无预警地让坐在圆桌的观众站起来陪演员拍照。当观众排好队伍时,拍照突然变成胁迫人质的情节。许多参与照相的观众当下无所适从,有的笑场,有的回到座位,场面凌乱。原本紧凑的戏剧节奏,瞬间被打乱了。实践剧场也许得重新考虑如何安置观众,以免埋没演员精湛的表演。 作为一个流动式戏剧表演,空间氛围的调度是戏剧成功与否最关键的一环。即使表演空间是分散的,场面的氛围也应该呈现一致性,才能让戏剧显得紧凑严谨。上述两场戏呈现的是比较贴近真实的画面,但这样的真实性并没有贯穿...

剧评:A Collection of Things

Image
(照片由国家艺术理事会提供) 故事的魔力——评A Collection of Things  文:张佩思 “ karang guni, poh zhua gu sa kor, pail leh-lio, dian si ki” ,伴随着这句话的尾音是两声响亮的“波比波比”喇叭声。 在新加坡的语境中,‘ karang guni ’是本地环保的先锋,除了回收报纸、铝罐,也把坏掉的电视和收音机里头还能使用的零件变卖给供应商。某种程度上,‘ karang guni ’延续了物品的寿命,如同说故事能够延续一个族群中的共同回忆。 (照片由国家艺术理事会提供) A Collection of Things 是由 IssyXCher 在艺放邻里( Arts in Your Neighbourhood )所呈献的特定性场域演出。通过一个‘ karang guni ’的回忆、以‘ karang guni ’儿子的叙事视角,带出了武吉班让的历史和故事。剧中故事的简单直叙,让观赏演出的街坊邻里能够轻松地跟上故事的节奏。演出过程时而传来的笑声、时而当下评论及讨论剧中情节,打破了剧场的第四面墙。而观众不带修饰的及时反应,也是社区演出中的魅力之一。 有趣的是,虽然剧中的核心人物是‘ karang guni ’以及他所拥有的回忆,但是剧中拥有话语权、说故事的人,却是‘ karang guni ’的儿子 Low Beng Chye (韩乾畴饰演)。作为回忆的主人,‘ karang guni ’在剧中的缺席减少了怀旧( nostalgia )所带来的伤感和煽情。 值得一提的是,观看演出的当天,艺理会在演出场地实施了安全“社交距离”( Social Distancing )的措施。每个座位间隔开、座位与座位之间打了一个大大的叉,使得观众分散,集体能量也变得散漫,这让已经得要面对吵杂的四周以及形形色色的社群观众的演员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更何况此演出只有一名演员,无疑让整个演出的挑战性增添了许多。但是,对社区演出不陌生的韩乾畴却游刃有余,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一一克服了种种挑战并让这场演出增添不少色彩。 (照片由国家艺术理事会提供) 看着“舞台”上演员和社群的互动,“舞台”下的稀稀散散的观...